灯具频闪测试相关评估标准
随着光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对将看的照明也越来越关注,虽然目前市面上很多标称无频闪的LED灯具,但受限于目前灯具的发光原理。
绝对意义上的无频闪实际是基本不可能的。目前对于频闪flicker,世界上也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各相关组织或地区对频闪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和关切。
主要有IEEE、IEC-pst、ASSIST、CIE SVM、加州CEC JA10等标准!
IEEE PAR1789《LED照明闪烁的潜在健康影响》
给出了波动深度及频闪指数的“不可察觉”及“低风险”限制,并定义了波动深度波动深度=(A+B)*100%和频闪指数闪烁指数=Q1(Q1+Q2),但在实际应用中
发现,主要是会增加LED光源的成本和体积。
新的GB/T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标准就是采用这种定义的限值。
每个标准的测量方式和量化标准也不尽相同,但结果都可以作为衡量LED灯具频闪情况的重要指标。
荷兰飞利浦公司工程师们整理了部分标准的限值比较,发现IEEE的要求最为严格,而pst和SVM分别限定不同的波段,并且考虑了被测对象的波形和占空比,更为准确,因此也更为
常见光源的频闪测量
IEC-Pst测量方法
本方法是参考IEC TR基于IEC和IEC等标准提出的应用于照明产品闪烁评价。
Pst=1表示50%的实验者(概率)刚好感觉到闪烁。
ASSIST测量方法
此方法是由美国照明研究中心(LCR)领导的固态照明系统和技术联盟(ASSIST)所的,针对可见频闪的评价和频闪效应的评价。
CIE SVM测量方法
SVM为CIE的量化频闪效应的参数,参考CIE IN标准,并得到了Lighting Europe和NEMA的。
SVM<1,频闪不可见;
SVM>1,频闪可见;
加州CEC JA10测量方法
美国加州能效CEC Title 24对高于高效照明光源频闪(Flicker)测试要求,
主要通过量化照明的光波动,并且用低于某一截止频率的调制深度百分比来表征频闪程度。
新版能源之星(ENERGY STAR)对灯具的频闪测试提出要求
针对灯具产品,在2017年6月20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发布了新的能源之星Lamps V2.1认证规范,此版本将在2017年10月1日全面替代之前的Lamps V2.0版本。
相较原2.0版本,能源之星Lamps V2.1 发生了多处的变化,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补充了新的频闪的测量评价指标,特别是对可调光灯的频闪性能评价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
。结合了现有“能源之星Lamps V2.1”的公开资料,整理如下:
1、频闪相关评价指标
在第11.3节,能源之星对灯的光输出频率提出了明确要求,即紧凑型荧光灯的频率应在20到33kHz间或者≥40kHz;而LED灯的光输出频率f应≥120H。
根据12.4节,对于所有标识可调光的灯,应在报告中提供一下频闪参数:
-闪烁百分比PF
-闪烁指数FI
-光输出周期性频率f
-短期闪变指数Pst
-频闪效应可视化参数SVM
-ASSIST闪烁感知度Mp
其中,后三项指标Pst、SVM和Mp为此次Lamps V2.1新提出的。
能源之星所指的“可调光灯”主要是考察灯对调光器的兼容性,能源之星并不强制要求所有的灯都设计成可调光,但要求在外包装上对是否可调光作出标识,并有网站可查询调光器的兼
容信息。根据能源之星,大部分灯都是“可调光的”。标识为“可调光”的灯,应至少在2个厂家的5种不同的调光器下进行调光性能测试;如厂家签署过“NEMA LED Di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