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领先心理—郑州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撒谎的真相

  • 发布时间:2019-10-22 09:58:53,加入时间:2019年02月17日(距今1967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金水区曼哈顿金水路与未来路交叉口曼哈顿5号楼2单元
  • 公司: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徐凤霞,手机:18530067903 微信:lxzx86667057 电话:0371-86667059 QQ:1271711163

河南领先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很多家长对于听到孩子第一次说谎,尤其孩子才三四岁的时候,尤为恼火。常常会大发脾气,责骂孩子小小年纪学会了说谎。更有一些脾气火爆的家长甚至把孩子教训一顿,让孩子不敢再撒谎。

其实,教训一顿的结果甚至会让孩子撒谎的效果适得其反。当他想到如果不说谎就会挨打或挨骂的时候,之后仍然会情不自禁的编造一些谎言。

在3-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半都开始有意识地说谎了,只不过,他们还只会说谎,不会圆谎。因此,作为家长,保持平常心很重要。不过,保持平常心并不意味着要纵容孩子去说谎,而是用方法去正确的引导孩子。

首先,家长可以寻找一下孩子说谎的原因,一般说谎的原因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想象力导致的说谎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孩子的想象力会变的非常的丰富。并且他们自己常常也分不清虚拟还是现实。

比如孩子失手打破了一个盘子。家长会问说,是不是你干的坏事?孩子矢口否认,并且说谎说是小猫干的。

类似于这样的说谎方式,是孩子为了逃避责任,但又不知道如何掩盖,就用了点小聪明,嫁祸给小猫。对于这样的说谎方式,家长不必特别担心,是孩子自然发展的一个阶段。

第二类是故意的行为性的说谎

有的小孩子自己想玩玩具但却没有这个玩具,就故意骗家长说是老师要求要买这种玩具的。类似这样的故意的行为性说谎,是因为孩子希望让自己的愿望达成,并且合理化自己的要求。

对于这一类的说谎,是孩子为达到某种目的会有意说谎,这类说谎行为就与品行有关了,虽说不上是什么坏品行,但如果孩子有意说谎的行为成了一种习惯,或长期发展下去,就会积习难返,贻误终身。

第三类是为了逃避某种惩罚或者为了得到奖赏

这一类和第一类一样,属于本能行为。有科学家做了这样的一组实验,老师把一个孩子带到一个实验室,实验室里有一个关着的盒子。老师说,你如果能猜出盒子里是什么东西,你就能获得这个礼物,但是你绝对不能偷看这个盒子。紧接着,老师接到一通电话,项目组故意让老师出去接电话,观察孩子的动作。

孩子一开始坐立不安苦思冥想。后来终于禁不住诱惑,偷偷的开箱子看了一眼。这时候老师回来了,老师问,你看了盒子了吗?孩子说,没有。

结果,这个实验做了几十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除了2岁以下的孩子真的不会偷看以外,其他年龄的孩子全部都偷看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孩子说谎是一种本能行为,很多时候,是有目的性的。比如为了得到某种奖赏或逃避某种惩罚。

对于孩子早期可能出现的撒谎,家长们可以提前学会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家长平时要多“说实话”;

二是交流前要确认自己的情绪是平静的;

三是别想一劳永逸,孩子早期的撒谎,主要是分不清真实和想象。不要总是责备孩子“撒谎”,而是帮他们区分理解的误区;

四是尽量别把孩子的早期撒谎行为上升到道德高度,要告诉孩子撒谎会让听的人不愉快,在孩子撒谎的时候,让他自己想想解决方案;

五是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如果他觉得家长把他当成一个“骗子”,他可能就不愿意说实话了,你要根据每次的实际情况去帮孩子解决问题。

没有人是为了说谎而说谎,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是如何避免和制止孩子说谎,而是理解孩子谎言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孩子。每一次的说谎,既是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发现和反思自己教育方法的机会。

如果亲子关系,早恋,厌学,叛逆,网瘾,青少年心理等方面有困惑,可以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河南领先青少年理咨询中心会为您匹配适合您的权威专家帮助您。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改编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