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尚先生几经周折,通过一位收藏家具的朋友,了解到一位于先生,手上也有中央银行青岛分行的同类金圆券,他便找到于先生谈了起来,“于先生对我说,他是1992年至1996年间,从一位邱先生手上,经其转让得到了这张伍佰万元的金圆券,那之后也一直没有听说关于这种钱币的任何消息,甚至连市面的定价也打听不到。”那之后,尚先生便在网络上查询起这些钱币的价格,无意中发现了名为“暂得斋”的藏品流通网店,而很机缘巧合的是,其店主正是于先生当时提过的藏主邱先生。
结识了藏主邱先生,无异于给尚先生的本品收藏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我与邱先生,像是这个世上了解这批藏品的人一样,在电话里谈起了我们收藏的金圆券。他说道,1992年,当时火车站拆迁,找出了9张金圆券,大约壹佰万元的占两三张,剩下的都是伍佰万元的币种。那时,市面上完全没有相同的金圆券,人们也从未听说或见过这些珍贵的藏品。邱先生起初并未将藏品转让或拍卖,直到近年,将同类钱币的转让,才使这些金圆券的生命轨迹,发生了些许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它未来的价值走向。”
2017年有民国金元券的地方吗,咨询电话:(李经理)
尚先生继续说道,“邱先生回忆道,1996年,曾有一位收藏爱好者张先生,为编纂《中国纸币大全》一书,未经许可擅自将他后来流入市场的两张金圆券的图片及信息,收入了自己的书中。而后,此事被邱先生发现,起诉了编书者,后因编者张先生年迈过世而不了了之。邱先生说,因为这些金圆券世面上未曾出现过,也没有办法定出合理的价位,流通两张能让人们真正了解到这些藏品的历史及价值,也能带动它的影响力。”
据尚先生介绍,他从资深藏主邱先生那里得知,这些金圆券在民国时期,等同于现在的货币,而非一种票据。后来,尚先生为了更多地了解藏品,又将这些金圆券拿到了中国银行,让专业人士代为鉴别。“专家称,这批金圆券连印刷用的纸也是采用了与民国时货币相同的材质,当时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民国政府在无奈之下,才发行了面值如此大的金圆券,不仅有仟万的票种,甚至连上亿的券种也都有存在,且是的一类,属于稀缺币种。”而从尚先生与邱先生现有的金圆券来看,这些钱币发行于民国38年,发行日期仅在5月12日至5月28日间有过显示,也就是说,仅发行了约半个月的时间,所以尤为珍贵,也极富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
上海古玩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民国金元券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民国三十五年中国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年中央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1949年中央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八年中央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四年中央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八年中央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八年中央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八年中央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年中央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金元券需要收购或者鉴定,咨询电话:(李经理)
对金圆券方案的定性,《北平无战事》遵循了历史的原貌。币制改革方案酝酿之时,就被金融专家批为“饮鸩止渴”。这项恶政像是国民政府覆灭之前后的疯狂。金圆券发行仅仅三个月,便开始了比法币更加凶猛的贬值,剧烈的通货膨胀彻底摧垮了经济,也为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敲响了丧钟。
金圆券方案正式实施的时候,王云五刚刚担任了两个月的财政部长。即便没有后来金圆券风潮引发的社会危机,王云五也是个备受舆论诟病的财政部长。原因无他,王云五本非财政金融行内人。
自抗战中后期开始,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合法货币——法币的价值即日渐下跌,通货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国民党当局不能不关注的严重问题。抗战胜利后,因内战再起,军费开支剧增,法币的过量发行问题无法解决,导致经济风潮的不断爆发。蒋介石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他并未反思这是打内战的必然结果,却寄希望于通过币制改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