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机是怎么做到在数秒内,就把包里的物品识别出来的呢?答案就是X-RAY !
听到X射线,莫慌,你和包都很安全。安检机厚厚的铅板已经将射线阻隔掉了,在进出包口处,有双层铅帘保护,辐射剂量接近天然本底水平,对人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一本书和一把管制刀具,除了形态、体积不同,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带着这个问题,先给大家说说安检机的成像原理。
成像原理
安检机内部有一个神秘的小盒子,它会发射X射线,这些射线会穿过包裹,将包内的实物投影成像。不同的物品会吸收不同程度的射线,而安检机会根据不同的射线残留量,达到不同的成像效果。
物品不同的密度决定了成像的亮度,不同的角度决定了成像的形状,不同的距离决定了成像的大小,不同的成分决定了成像的颜色,比如刀、枪是无机物,为蓝色;玻璃杯是混合物,为绿色;塑料水瓶、书本是有机物,为橙色……
成像是第一步,但是仅依靠肉眼和常识去识别这些图像,并捕捉到违禁物品,是难以做到精准又高效的。
智能分析
总盯着屏幕的智能框标注来排查违禁品,安检员会因为眼睛疲倦而遗漏,不够人性化。因此,当出现违禁品时,安检机触发声光报警提醒安检人员发生了异常,将庞大的过包信息层层过滤,从而降低了安检员的重复性劳动成本,使其能更加聚焦在异常情况上,也使得安检工作更具价值。
一把刀如果侧着放,由于刀片较薄,垂直方向成像完整,但是水平方向只会呈现线状,导致识别的精准度降低。在面对更为复杂的安检环境,如地铁、高铁、机场等,需要解决单角度成像的局限,支持双视角的安检机则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