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釉最早见于汉代,从汉代的铅绿釉陶开始,低温绿釉的烧制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宋代的磁州窑和定窑等都有烧造,定窑所烧的绿釉被称为“绿定”,弥足珍贵。金代扒村窑和元代磁州窑都有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元代景德镇在优质的瓷胎上烧制成了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明代的绿釉以孔雀绿色釉为主,早期有呈色似瓜皮的“瓜皮绿”,永乐年间有淡绿色釉。另据《南窑笔记》记载:“法蓝、法翠二色旧时为成化窑有,。”这说明孔雀绿翡翠绿釉在明成化年间的烧制成功。孔雀绿即“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釉色鲜明艳丽,色调葱翠,衬有酱白釉底,且釉内有细碎的片纹;深者还主要在彩绘中配合着使用,如青花等釉器上常加有孔雀绿,使得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另如茄皮紫等釉器上也常加有孔雀绿。孔雀绿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最早在宋代的磁州窑有发现,其创烧于宋、元时期的民窑。
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开始烧造有单一孔雀绿釉的瓷器。其烧造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素胎上直接挂釉烧制,这样的釉面容易开片剥落;一是在白釉器上罩釉烧成,这样的釉面剥落较少。但从传世的实物看,孔雀绿以正德年间为多为精,它突破了宋元以来绿釉色调深暗的原始状态,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翡翠羽毛,碧翠雅丽,绿釉掩映着黑蓝色鱼藻纹样的装饰,别有情趣,是正德时期瓷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