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铜器工艺精湛,经久耐用、品种齐全,虽然隶属汉地传统工艺品,但是由于大同所处的地理区位和受到蒙古民族及晋北地方等元素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是多种文化的结晶。而且从最初制造简易的青铜兵器到精美庄穆的青铜佛陀,至明清时期飞入平常百姓家的日常用具,都离不开无数铜匠的智慧与心血。旧时一件铜器需要经过开采、提炼、熔铸、切割、焊接、做曲、穿孔、锻打、錾刻、退火、磨砺等步骤才算完成;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铜匠至少需要苦学十年才能出徒。大同老城中聚集着几十家铜匠铺、几百名能工巧匠。马德全、张发德、沈旺华等老铜匠艺人被当时人尊称为“好把势”,其中马德全打制菊花铜火锅手艺最为精湛。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同铜器依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大同铜器业成立大同市金属工艺厂,以分户的形式解放了铜器业单一集体化的生产模式,促进了新技术工艺的发展。1981年在修复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衣冠冢)主殿顶的铜包塔工程中,大同铜匠麻寿财凭借自己高超的技艺,完成了26米高的正殿穹庐顶上铜包塔的修复。1985年大同市金属工艺厂设计制造出镀银仿古宫廷铜餐具——铜火锅,获得中国第六届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国家经济委员会为新产品颁发的“金龙奖”等殊荣。2014年大同铜器制作工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拥有高超制铜技艺的大同铜器业秉承历史、开拓进取,其产品不仅在全国知名而且远销全球,更成为大同市的一张耀眼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