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人对混凝土断裂缝的治理采用在混凝土断裂缝的边侧钻孔、埋止水针头、注浆止水的方法。往往是当时起作用,过一段时问又开始漏水,原因就是只做了表面文章。首先,压力灌浆必须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将浆液压送到一定的位置。如果在混凝土断裂缝的一侧钻孔,原混凝土断裂缝处又不做封堵,浆液就会很轻松地被灌入到缝内,跟自流几乎无差别。假设某混凝土底板厚400 mm,钻孔深度200 mm(一般只钻100 mm),浆液被注入后.首先在200 mm处遇水膨胀.理论上讲浆液应沿混凝土的两侧壁上下均等分散,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浆液的下方有水,水不可压缩,而上方变形缝无约束,浆液在很小的压力作用下,很自然地流到上方,并完成了它的反应,这时就被认定为注浆结束。即使再复注一遍还是重复了上述过程。缝隙下方的水仍然是水,而上方仅为一层聚氨酯的胶凝体,它一旦失水干缩,又会开始渗漏,治标不治本。变形缝的治理.首先必须对裂缝处封堵.然后再施以高压注浆。埋设止水针头的深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混凝土变形缝上方封堵约束的情况下,在高压力的作用下,使浆液能充盈到混凝土变形缝的全部空间和孔隙,将缝内的水挤走并能对膨胀的胶凝体进行挤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