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全称“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袁大头的流通时期是在民国时期,是当时的主要流通的货币。袁世凯当任大总统时,是在1912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且缓解军事上资金的一个需求,下令统一币制,以自己的戎装左侧面像作为银币的正面,人像上方是年份,背面是嘉禾纹与币值。
袁大头的流通种类有银币四种、镍币一种、铜币五种。民国三年,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袁大头的称呼也由此开始流传。
袁大头的铸造量是非常多的,但是相对来言,它的一个存世量也是非常少的,大多在解放时期被回收重铸,当时遗留的下来的袁大头,很多也被重新融化制成各种饰品,这是造成它存世量非常稀少的原因。袁大头银币的面值有壹圆、中圆、贰角、壹角,但还有市面上没有流通过的币制,就是伍圆的币值。
伍圆币值的袁大头,决定铸造的时候是受到非常多的反对的,铸造出来后,由于其重量与构成不符合当时的一个币制,所以铸造量并不多,流通到市面上的少之又少。现在就请各位欣赏一下袁大头伍圆的风采。这枚版袁大头银币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背面图案是两株交叉的稻穗,由天津造币厂(原“直隶户部造币厂”)铸造。
如今的一个艺术市场,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袁大头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