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
2014年冬,当社保卡行业仍沉浸在制发卡、数据采集的热潮中,深耕行业多年的德生科技敏锐地察觉到,第二代金融社保卡大规模发行已临近拐点,社保卡应用环境的建设需求已迫在眉睫却仍处“无人区”,没有人敢斩钉截铁地预言社保卡市场未来的方向。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唯有创新才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
2014年11月,1400多台“德生宝”社保便民服务终端被陆续投放至海口的一些村镇,自此,海南的社保卡基层便民服务环境建设便从“零”开始,而德生科技对社保卡应用服务的业务探索也开始攻入“最后一公里”的无人区。
时至2018年9月,海南省公开招标第三代社保卡制造及个人化服务供应商,此举意味着三代卡+农村服务网点,将成为海南省社保卡应用发展的新名片。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过去的几年,海南社保卡应用的发展变化,而基层服务人员又是如何一刀一斧开山辟路的。
迷雾中开路
1400多台,这是海南项目铺设终端的数量,对比其他省市并不突出,而且在海南社保便民服务终端项目启动时,行业的建设目标并不清晰。但正因项目处于开拓期,没有“机会主义”高速度的影响反而造就了优势,项目方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怎样才能提高社保卡使用率?社保便民服务终端应该搭载哪些业务?
海南社保卡发行机构是海南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发行机构,农信社发挥了重要的本地化协作能力,社保卡自助服务终端作为“让社保等公共服务信息在老百姓与政府部门之间流动”的通道工程,农信社充分发挥在农村基层网点的银行服务能力,以足不出村实现“社保+银行”服务为搭手,打造了“一部终端=一个24小时自助网点”的金融社保卡应用服务模式,在海口大致坡镇和灵山镇的各个村落,实现让村民足不出村,可以办理参保信息查询、助农取款、转账、挂失、生活费用代缴、票务代理等业务。
小卡包的故事
有了功能还得让持卡人用起来,如何让老百姓相信这个“小黄匣子”(德生宝便民服务终端)真的可以办理银行和社保业务,成为了zui大的难题。
“那时候我的兜儿里总是揣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小卡包,里面装了十几张不同银行的卡,估计很少人会像我这样了吧。”德生科技海南的项目经理回忆起2014年他是如何带着德生宝(社保便民服务终端)走在农村社保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上的。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是我们跑基层农村的常态。到了村头,老百姓总是很兴奋地围着‘高科技设备’(德生宝便民服务终端)瞧,但是敢尝试的人却很少。毕竟在村里人看来,银行卡里的可是身家性命,不花大半天时间跑到县城里用‘高大上’设备去操作就能实现银行业务?村头就能查社保?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记得第一次到村里,我拿自己的银行卡演示,就有村民跳出来说‘你的卡是农信社的,我的是工商银行,能一样吗?不是只有农信社的才行吧?’我当时就红了脸,翻遍钱包就是没有工行卡,根本没法说服他们。第二天我跑遍了所有的银行都去办一张卡,塞满了我的小卡包。从此无论走到哪个村去指导操作,说哪家银行卡我就掏出哪一家,把德生宝(社保便民服务终端)上搭载的银行服务功能演示个遍,村民就渐渐开始信任我了。”
就在项目经理觉得德生宝(社保便民服务终端)能在村头生根落地的时候,在银行短信还不是十分普及的2014年的海南农村,新的问题又来了……
有年纪更长的老百姓说:“那银行卡都是你自己的,钱在里面转来转去,数字都显示在了机器上,关上机器就看不到了,这不行。”
问题点就是需求点,从百姓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做事业就要敢于较真碰硬。银行卡看不到数字,存折就看得到数字了。外接设备存折打印机的需求很快就落实下来,这样及时在其存折页面上打印交易信息,村民通过存折能够了解自己存折的实时余额情况。
德生宝(社保便民服务终端)就这样在海南这片改革的土地上一步一脚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实践中不断形成新经验、深化新认识、贡献新方案。有了海南德生宝项目的探索,才有后来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成长起来的1万多个德生宝(社保便民服务终端)农村服务网点。
一张蓝图绘到底
2018年是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古人云“三十而立”,新的奋斗篇章亟待书写。为乘海南省继往开来的发展之势,积极响应中央12号文件“关于推动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的政策指引,海南农信社与德生科技承接第三代社保卡发展的浪潮,结合省内布局的社保卡应用服务终端,将继续深化银行合作模式,切实提高社保卡使用率,通过村头办理社保公共服务与银行自助服务的方式,让信息通过社保卡和德生宝这两个通道在政府、银行及老百姓之间流动,助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人民拥有更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