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目前主要集中在四个窑口,清凉寺、文庙、张公巷、鲁山(这个比较复杂以后专题说明)。我先简单说一下普遍视觉区别(不包括特殊情况),1.清凉寺,釉面乳浊感,像和田玉而非翡翠。芝麻支钉,天青色者多,有开片,无开片皆有,胎为香灰色(支钉非香灰色有可能是窑具残留),胎釉厚度适中,支钉多为单数。2.文庙,文庙做工精细,胎色比清凉寺略白,卷足比清凉寺矮,釉色多为淡天青,开片均为蝉翼纹非常统一,支钉比清凉寺略大。3.张公巷,釉面玻璃质感,卵青、淡青、青绿、灰青居多,胎骨颜色比清凉寺略白,也有粉白色,带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为主(与清凉寺有别),支钉呈规整的小米粒状,单双数都有,有开片和无开片者,开片者多,碎片者多,张公巷汝窑胎釉比清凉寺都薄。个人感觉汝窑的顺序是清凉寺(官家定烧)、文庙(官家垄断)、张公巷(贡烧(风格已经与清凉寺汝窑大不相同))。
经过出土物的分析,实物表明,清凉寺汝窑的胎骨比较松软、质地欠润,不及同时代越窑、临汝窑、耀州窑、龙泉窑青瓷来得质地细润、坚硬,体量亦相对较轻。于标本上可见,清凉寺汝窑胎质干枯、发涩,断面上有大大小小的间隙和空洞,缺乏瓷器通常应有的玻璃相(即瓷化度),清凉寺汝窑胎骨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当同汝官窑追求玉质感和天青色釉有关。确切讲,是汝官窑由于烧成温度过低,造成“胎都欠烧”,才使得胎骨的断面大多干涩无光、气孔率高,并具有明显吸水性。特别是月白和粉青釉瓷,生烧状况更甚。汝窑高铝低硅质胎至少要烧到1300℃才能完全致密化,但汝官窑釉属于高石灰釉,烧成温度不能超过1220℃,如超过这个温度,就不会得到玉质感,同时釉要流淌,为了迁就釉,胎就不能完全致密化。”进一步的探索发现,烧成温度和显微结构对釉色和釉质,有决定性影响。
即,汝瓷釉层的“显微结构大致有下面4种类型:1、烧成温度为1050℃ 1100℃的月白釉呈完全失透感———这种釉里面存在大量钙长石晶簇,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未熔釉料和气泡;2、烧成温度介于1100℃—1200℃的粉青釉呈玉质感———未熔釉料和钙长石比完全失透感的釉明显减少,但气泡没有明显减少,云雾状物也仍旧存在,这是造成玉质感的主要原因;3、烧成温度为1200℃—1230℃的天青釉开始出现玻璃质感———钙长石比玉质感釉明显减少,云雾状物也明显减少,透明度提高,开始出现玻璃质感;4、烧成温度超过1250℃的釉出现较强玻璃质感———釉已完全玻化,钙长石和云雾状物基本消失。”
由上可知,为获得理想的色泽效果,汝窑青瓷的烧成温度普遍较低,通常在1050℃ 1230℃之间。仪器测试还表明,唯火候至1100℃ 1220℃时,汝瓷的釉色与质感,良好。此刻,不但釉色会闪青含蓝,连釉汁也显现出精光内蕴、温润如玉的质感。倘若将火候提高到1230℃以上,那汝窑青瓷的“玛瑙为釉”(高石灰釉)就立马会大变样。不但釉面玻化、釉汁的透明度会提高,而且,釉色也将由青中闪蓝转成青中闪灰,变为灰青或油青诸色调,一如火候较高的越窑或临汝窑等常见之青灰色和青绿色(亦即文献上记载的艾色、艾青色)。汝瓷生烧是工匠们主观故意的,目的是“利用胎体在高温下具有一定气孔率的吸附作用来减缓釉的流动性,不致使釉在高温下出现严重流淌,而保持釉层的均匀附着。”因而,宋汝的釉面才显得特别的平整,几乎看不到有任何淌釉或垂釉的现象。而这一釉面特征,为烧成温度达1300℃上下的宋代临汝窑、宋龙泉窑青瓷所罕见。
生烧的“另一种作用是利用胎在烧成末期的收缩过程中向釉层排出气泡,靠釉的黏性使气泡留在釉中而使釉质增大乳浊效果”,从而让汝瓷的釉汁显现温润的玉质感。于是人们凭肉眼,就可以看到在汝器的釉表散落有稀疏、寥若星辰的大气泡。于是汝窑青瓷那略显乳浊、欲看不透的釉面,才给人们以更强烈更悦目的美玉质感。这些都说明,火候不足、胎体生烧、乃至气孔率高,不一定都属瓷器缺点。有时候反倒起了改善釉质和增添釉层的装饰效果,是制瓷上一种“绝活”。
藏品展览送拍不想给人骗找中大科鉴,鉴错必赔,检错必赔,错一赔十、文物鉴定首选
文物权威鉴定检测机构
文物第三方权威鉴定检测机构
文物第三方专业鉴定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