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钱铸造时间短暂,前后不及两年,铸数不多,再加上清廷大量销毁,流传至今的实物已不多见了。其存世数量大大少于吴三桂吴世番祖孙铸造的“利用通宝”、“昭武通宝”和“洪化通宝”三种钱币。
“裕民通宝”钱是清初耿精忠反清叛乱时铸造的钱币也是清初“三藩之乱”的历史见证物。清代康熙年间,清深感汉人藩王权势日重,开始威胁满清集权的统治,于是筹划撤藩。汉人藩王当然不愿坐以待毙。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率先反清叛乱,并暗中联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共同举事。一时战火燃遍滇、黔、桂、湘、粤、闽、浙、赣等南方数省,生民涂炭,史称“三藩之乱”。
裕民通宝市行情收购动态,咨询电话:(蔡经理)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公司近几年对裕民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三藩天启通宝背十星、裕----价格:RMB日期:
清代“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一----价格:RMB日期:
清·靖南王耿精忠“裕民通宝----价格:RMB日期:
明代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清代“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一----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裕民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裕民通宝·背壹钱价格:RMB日期:
明、三藩天启通宝背十星、裕----价格:RMB日期:
南明“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清代“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一----价格:RMB日期:
裕民通宝一两价格:RMB日期:
1674年正月,靖南王耿靖忠正式在福州起兵,响应吴三桂。耿精忠为明降将耿仲明之孙,袭爵靖南王,镇守福建,驻军福州。耿精忠叛清后扣押清廷福建总督洪承谟,自称兵马大将军。《福州地方志》记载,当时因军饷匮乏,耿精忠即下令于福州靖南王府(今福州王庄一带)内设炉鼓铸“裕民通宝”钱。清人江日升《台湾外纪》亦谓:耿精忠以户曹主事林亦善兼管钱法司,铸“裕民通宝”,有一文一分、一文一钱者,一文一两者,数两者,且有十两者。以充兵用,不遵用者斩。
“裕民通宝”钱从康熙十三年开始铸造,康熙十五年清军攻克福州后停铸。所铸制的“裕民通宝”钱,在当时为一种权银钱,如钱背铸有“一分”、“一钱”字样,这表明是对银作价,即每枚可兑换一分银、一钱银。这些铜钱在平定“三藩”之乱后被朝廷视作逆钱(也称伪号钱),被查禁并大量收缴、销毁。
康熙十四年(1675年)又在福州铸就“裕民通宝”背文“浙”、“一钱”的新钱币。康熙十五年(1676年)8月进攻浙江舟山前夕,耿精忠部将投清,耿被困福州城中,后被迫出城投降,在清朝廷平定“三藩”之乱后被处死。
今所见“裕民通宝”钱有普通钱和权银钱两类。普通钱仅见钱一种,钱文仿宋体,钱面“裕民通宝”四字对读,光背,直径26毫米,穿宽7毫米,重4至4.5克,黄铜质。权银钱,即对白银作价的钱币,有“一分”、“壹钱”两种。“一分”钱背穿右铸“一分”字样,直径26至28毫米,穿宽6毫米,重5.4至6克,黄铜质或青铜质。“壹钱”钱背穿左右横书“壹钱”字样,表示权银一钱,直径36至38毫米,穿宽7.5毫米,重14.5至17.5克,黄铜质或青铜质,近还发现红铜质和青铜质地者。这些钱上铸明折银重量,俨然以白银辅币的身份出现,充分反映了当时白银在流通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存世还有一种背面穿左右分别“浙·一钱”字样的“裕民通宝”钱,据说是耿精忠准备攻取浙江时流通使用的钱币。据史载,耿精忠策应吴三桂起兵反清,曾兵分三路进攻浙江、江西。东路由总兵曾养性率领,攻打浙江之温、台、处三州,连“陷乐清、天台、仙居、嵊县”。西路由总兵白显忠率领,攻打江西,攻占广信、建昌和饶州。中路由都统马九玉率兵出仙霞关,“陷江山、平阳”,进攻浙江之金华、衢州。裕民通宝背“浙·一钱”者应铸于此时,因起兵仓促,鼓铸无多,且旋告败北,所以如今已较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