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光绪通宝专业鉴定收购机构

  • 发布时间:2017-10-21 00:24:43,加入时间:2017年05月29日(距今2815天)
  • 地址:中国»江苏»无锡: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无锡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熊老师,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光绪帝在位30多年,不能不说他在励精图治殚心极虑,希望有一个变革一个强盛的前景,即使在货币发行上也逐步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制技术,各铸钱局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行了多形式多版别秀美小巧的光绪通宝、光绪重宝,形成了在中国铸币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长久以来,在古钱币收藏领域里,光绪通宝倍受重视,一些钱币专家学者曾多次称颂光绪通宝为“为至上至美的藏品”。

清朝自从努尔哈赤称国号为金于东北,至清朝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退位,共有295年。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上海,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上海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顺治钱制形式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在钱币界享有盛誉的“顺治五式”。

光绪通宝市场价值想收购,咨询:(贾总)

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如“户”“工”为宝泉、宝源泉两局所铸。其它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三是权钱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年时铸行,到十七年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上海铸行。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多,存世也较多。

上海古玩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光绪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光绪通宝山东壹文黄铜圆穿样----价格:RMB日期:

光绪通宝宝源局特大型宫钱光----价格:RMB日期:

光绪通宝奉天当十光绪通宝奉----价格:RMB日期:

清“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日期:

清代宝源局光绪通宝大型镇库----价格:RMB日期:

清代宝泉局“光绪通宝”小平----价格:RMB日期:

清小平“光绪通宝”背“宝泉----价格:RMB日期:

清“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日期:

光绪通宝奉天当十光绪通宝奉----价格:RMB日期:

清“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日期:

光绪通宝图片及交易价格,咨询电话:(贾总)

日前,香港古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歇夏”时节举办了津门首场邮币拍卖会,本市著名集邮家李明、屈浩然等人亲临现场,也为拍卖会带来了人气。尽管整场拍卖成交额仅有50万元,但却为本市沉寂多年的邮币拍卖市场激起一层浪花,重燃收藏爱好者的信心。

本次拍卖会中,邮票拍品共267项,中标共160项。钱币拍品共121项,中标54项。古钱中清代光绪通宝宝源局小平母钱,其存世量仅为数枚,属清代小平母钱之珍品。清德宗光绪年间(公元年)铸。钱文楷书或楷兼隶、楷兼宋三体,有平钱、当五、当十等。背面满文、回文记局、记年、记吉语等多种形式,这是一枚铜质钱币,钱币是内方外圆形。钱币的外圆直径是2.43厘米,厚度为0.18厘米。在钱币的正面刻有“光绪通宝”四个楷书字,钱币的背面有满文“宝泉”的字样,雕母钱是不参与流通的,存世量很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是方若、陈仁涛先生旧藏。经过10几轮的竞价,终被一位神秘的台湾钱币商通过电话委托拍得。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实寄封片,也渐渐受到收藏者的青睐,林崧先生家藏的一批上世纪50年代的明信片,均以高于底价两倍以上落槌,1968年贴有现代京剧《沙家浜》和《海港》的两件实寄封,从200元叫到600元,买家们说,难得是名家藏品,品相又好,市场少见,多花点钱也值得。此外,许多J、T邮票和首日封以及集邮书刊,也竞相成交,我市著名集邮家王藜青和杨耀增先生早年油印的邮票目录从100元争到500元,被一位有识之士买走。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