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金银元宝的市场热潮已逐步显现。尽管不少品种的价格在近两年中出现了翻番走势,但如果结合这些年来艺术品市场的红火和国际金银价格的飙升,可以认为元宝的投资价值尚未被真正挖掘,其潜力依然巨大,后市的扬升空间仍然非常宽广。
今天人们所见的元宝以明清两朝及民国初期留存下来的居多,这主要是因为这段时期的元宝是主要流通货币,特别是银元宝更加突出,加之民间收藏盛行,留下来的就相对要多些。而前朝的大量金银锭因被熔铸而留存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偶见的多为近年来的出土之物。因此收藏元宝主要的对象就是明清两朝,而以清朝的为主。毕竟清朝的元宝在铸造、称量、具名及形状等规范上较为系统,是研究中国古代银本位历史发展的重要对象。那么,如何收藏元宝呢?这里以常见的银元宝为主加以介绍。
真假古代金锭哪里鉴别,咨询:(贾总)
在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现状的电影、电视剧和戏曲中,人们往往能够看到作为财富象征的金元宝和银元宝。那些光彩夺目、造型圆润的金银元宝令人神往,也因此为现代人所熟悉。作为中国古代货币,金元宝和银元宝毕竟是登峰造极的大额货币,凸现了拥有者的财富与身价。
其实熔铸成锭的金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之为“银饼”、“银笏”,宋金时期称为“银锭”。不过,银锭作为支付手段流通始于金代。金代的白银每锭重五十两,值百贯。到公元1197年(承安二年)12月,“遂改铸银名‘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两贯,公私同见钱用”。至此,白银才成为法定货币与钱、钞一起通用,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这种趋势的影响到了元代,终于使原来以铜钱本位改为银本位,元代起采用白银为价值尺度,产生了我国币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所以元代之银锭通称为“元宝”。这时“元宝”一词含有“元朝之宝”的意思,是元宝称呼的主要来历,但绝非指形状,而是将金银锭泛称为元宝。
上海古玩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古代金锭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宝成加炼赤金半两金锭一对------价格:RMB日期:
南宋“陈二郎十分金”十两金----价格:RMB日期:
清末民初天津天利加炼足赤、----价格:RMB日期:
民国中央造币厂古布图五两金----价格:RMB日期:
民国中央造币厂古布图五两金----价格:RMB日期:
香港“佳丽宝金行”一两金锭----价格:RMB日期:
金锭一枚----价格:RMB日期:
南宋“十分金相五郎重贰拾伍----价格:RMB日期:
清末民初“张庆丰号”、“上----价格:RMB日期:
江苏老天宝一两金锭价格:RMB日期:
古代金锭怎么鉴定怎么去研究,咨询电话:(贾总)
明清两朝的银元宝分官铸和私铸,官铸的银元宝大多铸有银局名,私铸的银元宝一般则铸有私银钱号等等,两者的地位也有很大的不同。官铸银元宝具有至高无上的公信力,其地位是私铸银元宝所难以企及的,因此收藏官铸银元宝是集藏者的主攻对象。在收藏品交易市场上,同规格的官铸银元宝与私铸银元宝价格相差极大,官铸银元宝往往是私铸银元宝的几倍乃至十几倍,仅从这一点看,就充分说明了官铸银元宝根正苗红的地位了。
元宝在近年来拍卖市场上的表现就更加耀眼。在6月5日刚刚结束的香港古玩集团拍卖有限公司推出的“马定祥钱币专场”拍卖会上,一件极少见的上品清代顺天兵饷会源足银三两方锭(重109克),以3.08万元成交,比6000元的底价高出了4倍,成为了整场拍卖中的亮点。同样,由香港古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2012年拍出的清代云南排房五两银锭的价格近700元,但4年后同样份量的清代云南万顺课银五两银锭的拍卖价却高达7920元。
金锭银存世量少,其表现就更加了得。在2006年6月4日由中国嘉德拍卖的一件极珍罕的元代王开权铺五两金锭(重185.4克),拍卖前的估价是4万元,但后的成交价高攀到15.4万元,让不少老道的投资客也大跌眼镜。而另一件清末民初兰州永庆丰上上足赤五两金锭(重151克)也从2.5万元拍至5.8万元易手,加上买家10%的佣金,成交价为6.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