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宋徽宗赵佶有建中靖国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书,楷书小平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据说出土于苏北,曾被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先生以400银元购得。也有人认为此钱太过离奇,怀疑是建炎通宝改刻而成。但据考证,建国通宝是取建中靖国年号的首尾二字组合而成铸造的货币,却因赵佶的建中靖国年号中的“建中”二字与唐代某年号重复,所以此币刚刚铸成就马上废止,期间还铸有篆书体“靖国通宝”与楷书体“靖国元宝”小平钱,而后改铸非年号的“圣宋通宝”、“圣宋元宝”。因此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过10枚,无法估价,称建国通宝为北宋珍稀币并不为过。
古钱,又称古泉。南朝时就有诞生了专著《钱谱》。南宋时有《泉志》,至清代有了《古金所见录》、《古泉汇》和《续古泉汇》等。1930年出版了《古钱大字典》,1982年成立了中国古钱学会,出版《中国钱币》杂志。曾有学者列举出“古钱五十名珍”,其中,以战国时期的桥足半釿布、三孔布、博山刀、晋阳匕、齐六字刀为珍稀。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枚上世纪出于河北石家庄地区的大型三孔布,拍出352.8万元。不久前的嘉德秋拍中,一枚战国赵铸小型三孔布拍出143.75万元。
建国通宝价格涨势高吗,咨询:(贾总)
宋代是中国古代金属铸币和使用非常发达的时期。北宋淳化元年开始铸造的“淳化元宝”也是价值较高的一种古币。相传,“淳化元宝”的钱文为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即所谓“御书体”,分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1988年春,国内发现了枚宋代“淳化元宝”佛像金钱。“淳化元宝”分为金币和银币。十多年前,山西五台山曾出土了大量据传为“淳化元宝”的古币,其中银币1000多枚,金币略少。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艺术评论》,在古币收藏领域,有的行家专收某一类钱币,颇有囤积居奇的意思。某行家专收“淳化元宝”,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淳化元宝”总是高价频出。一般而言,一枚银质“淳化元宝”的市场价格在2万-3万元,而金质的则在十几万元。2012年秋拍中,一枚估价15万至16万元的北宋“淳化元宝”背佛像金质供养钱,终创出了134.5万元的高价。
上海古玩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建国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北宋建国通宝篆书青铜小平1----价格:RMB日期:
“宝源局造”背“镇库”价格:RMB日期:
北宋建国通宝篆书青铜小平1----价格:RMB日期:
“宝源局造”背“镇库”价格:RMB日期:
建国通宝----价格:RMB日期:
北宋建国通宝篆书青铜小平1----价格:RMB日期:
“宝源局造”背“镇库”价格:RMB日期:
建国通宝钱币价格:RMB日期:
建国通宝----价格:RMB日期:
北宋建国通宝铜钱价格:RMB日期:
国内收购建国通宝的正规公司,咨询电话:(贾总)
宋代是我国古代金属钱币铸造和使用非常发达的时期,每一皇帝均有几个年号(除个别外),每改元一次就铸年号钱,每种年号钱又有大小之分和不同地区铸造的多种版别。宋钱数量巨大,质精样多,千奇争艳,琳琅满目。
北宋钱币在收藏界也是历代存留之首,现如今在收藏界已形成了热流,其主要看点就是在铸币中显现的北宋时期的书法艺术才华,尤其是皇帝御书钱币。所谓御书,就是皇帝亲笔书写的钱文。开创这一先河的是北宋太宗皇帝赵匡义,以后宋朝多位皇帝都亲手书写过钱文。如:“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其隶、行、草三体书法都是北宋太宗皇帝赵匡义的亲笔手迹;“咸平元宝”、“景元宝”、“祥符元宝”、“祥符重宝”、“天禧通宝”,其楷书(也称真书),都是出自北宋真宗皇帝赵恒之手;北宋微宗皇帝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败国皇帝,但他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在货币文化的创新上,他也身体力行,不遗余力。
人们常说,书法在运用上有三难:篆刻难,书匾难,制钱文难。此三难中方印、书匾还比较容易,而在圆钱上铸字则要难得多了。但是宋徽宗赵佶却“因难见巧”,在钱币的方寸之间把他自创的“瘦金体”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把书法艺术推上了峰巅。他独创的“瘦金体”铁划银钩“崇宁元宝”、“崇宁通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政和重宝”、“宣和元宝”、“宣和重宝”在北宋钱币中形成了一道“形”、“势”兼到的景观,其笔力足见神功,为世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