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4号,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个举国欢庆、合家团员的日子,央视体育频道在《赛车时代》栏目,黄金档播放了201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Baja大赛乌兰察布站比赛。
不过对很多人来说,baja还是第一次听到的词汇,第一次看到的比赛。那么baja究竟是什么央视为何在黄金档报道这场由学生参与的比赛呢
其实,Baja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这背后其实包含着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宏观战略和长远规划。
挖掘人才 培养卓越精英
众所周知,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但繁荣的背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上的差距。
如何找到那些热爱汽车并始终致力投身这项事业的青年呢在广大学生中长期推广和实行baja赛事,就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应对之举。
打造一个平台,让爱车的孩子参与进来,通过自己设计、制造、组建一辆赛车参赛,让他们熟悉和完成汽车制造的所有正向流程,让他们获得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成本安全控制、拥有荣誉感和责任心,这才是举办赛事的目的。
正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先生,在现场的采访中说道,“这个赛事平台首先的意义就是发现和培养汽车工业未来的大工匠和工程师。”
破除困局 创新教学模式
在播放的画面中,大家看到了学生们在比赛中遇到了各种困难,爬坡翻车、赛车车轴断裂,维修区可谓一片狼藉。
对于这些,赛事举办方和学者们早有预料。在乌兰察布站现场举行的Baja论坛上,与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就提出了目前汽车人才的培养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学生的职业素养差,学校硬件投入上不足,实训设备老旧,兴趣引导体验课缺少,学生没有职业目标......而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弱。
通过历届的比赛,有一个现象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和关注,从2015年的26支车队,2016年的62支车队,到今年的84支车队,随着规模的不断提升,职业院校的成绩已在赶超本科院校。
万通汽车教育的车队,以一骑绝尘的姿势将厦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都甩在了身后,而这两支本科院校分别是前年和去年的冠军车队。
对此,万通汽车教育指导老师杨久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比赛的成绩,反映的是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
巴哈项目,在万通被当作是一项教育项目,每个系统都是一个完整小项目。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过程中知道了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检测控制、修正反馈,项目的完整性、挑战性、让学生有成就感,能持续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
我们在选拔上,分车身组、车架组、转向组等等,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我们还设立了车手组、策划组、成本组,让商务营销对赛车有兴趣的学生发挥特长。
我们也一直在致力于打通专业人才终生职业通道,培养精英卓越工程师,而这正是Baja所需要培养锻炼的大工匠精神。
普及推广 让汽车文化深入人心
对于这项影响力和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比赛,中国工程协会表达了自己的规划意图和未来发展方向。
Baja定位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参与者主要包括四个群体,并且拥有不同的发展规划:
——大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输送高级人才;
——中高职、职业院校,打造大工匠平台,打开职业发展通道;
——高中、兴趣平台,锁定发展方向;
——社会、文化平台,爱好者的乐园,团建的抓手。
正是由于baja具有成本低,考验动手实践能力,赛车的制造基本结构不受时间、场地条件限制,娱乐强,适合传媒参与等特征。
未来,竞赛区域和竞赛场地的也将多元化开放。今年已经采用不同地区分站赛,循环赛模式创造场地赛、未来还将开放山地赛、河流赛、林地赛、草原赛、沙漠赛、高原赛、雪地赛等比赛环境,让参与的学生真正培养出制造不同赛道,不同汽车的设计能力。
除此之外,Baja赛事还具有挖掘文化载体的功能,在区域文化传播中将会着眼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名片,服务于地方旅游业、教育业,服务于城市软实力提升,进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所以,Baja可不是一场简单的竞技运动,它是带有竞技色彩的中国汽车人才培养教育项目,它面向中国制造2025,助力培养的是青少年汽车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