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靠性鉴定试验是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时而做的试验。它是根据抽样理论制定出来的抽样方案。在保证生产者不致使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被拒收的条件下进行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一般用于定型鉴定,是生产前的试验,可为生产决策提供管理信息。
产品已通过定型的鉴定试验转入批生产,生产过程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产品各个关键环节的质量不低于鉴定试验提供产品相应关键的质量条件下,进行批生产的验收试验。
2、可靠性鉴定试验的一般要求
可靠性鉴定试验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受试产品的技术状态应该经过事先批准。可靠性鉴定试验采用的综合环境试验条件应经产品研发方规定和同意,试验应该按照制定的可靠性鉴定试验程序进行。
原则上说,受试产品应该从产品批次中随机抽取。
如无特殊规定,应该至少用两个产品受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品的目的是检验产品之间的质量可靠性的一致性。
二、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
1、大纲内容
开展可靠性鉴定试验前,应制定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的对象及其数量;
(b)试验的目的和进度;
(c)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案;
(d)试验时应具备的条件:它应包括综合环境试验设备的条件、试验环境条件容差和检测设备的精度要求等等;
(e)确定试验场所。
2、可靠性鉴定试验的要求
在拟定试验计划时,应该考虑如下内容:
(a)受试产品的规格、品种、型号;
(b)可靠性试验的类型。是实验室试验,还是现场使用试验;
(c)如果是抽样检验,明确抽样总体及抽样方法;